电 话:曾总 18972335916
座 机:0716-2219645
邮 箱:462781290@qq.com
网 址:www.hhclls.com/dm
地 址:洪湖市经济开发区工业二路特二号
全国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模式现场观摩交流会
为促进“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模式推广应用,推动湖北有机大米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10月17日,全国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模式现场观摩交流会在洪湖市召开。来自全国22个水稻主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技推广部门、科研院校、稻米企业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活动当天,与会代表先后观摩了汊河镇雄丰合作社稻虾共生综合种养模式,乌林镇春露联社中稻—再生稻—油菜(绿肥)周年高效模式和春露联社再生稻产业园,实地了解了我市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和再生稻产业发展情况。
在随后召开的交流会上,市长沈先武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辞。他说,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域推广再生稻种植、稻田综合种养等“双水双绿”模式,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着力开展再生稻钵苗机插示范、稻田综合种养水稻品种品比展示、水稻绿色防控、再生稻缓释肥试验等技术协同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水稻产业提升。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再生稻规模种植面积达30万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67万亩,我市再生稻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得到全省推广。
全国农技中心主任刘天金指出,“水稻+”模式是稳粮优经、种养结合、绿色高效的现代种植制度,是稳定生产、确保口粮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品质、推进绿色兴农的有效途径,是保障供给、实现质量兴农的必然选择,是增加效益、加快品牌强农的关键举措。“水稻+”模式符合绿色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优了结构,“+”高了品质,“+”亮了绿色,“+”出了融合,“+”多了效益。
刘天金强调,要坚持以水稻生产为本,在稳定粮食产能的基础上,结合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有序规范推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模式发展。要积极推广一批绿色生态、轻简高效、机艺融合的新型水稻生产模式,构建“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生态资源循环利用、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大农业体系。要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绿色优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围绕“亩产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调优种植结构、调顺供给结构、调高产业效益,不断推进水稻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会议期间,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卫建、浙江大学教授陈欣分别就南方稻田丰产高效复种轮作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和稻渔共生系统的原理与关键技术作了专题讲座。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罗昆代表湖北省作了典型交流发言。春露合作社联合社与采购商代表签订了供销合同。
销售部门: 曾斌 18972335916
合作社QQ:2099981143
邮箱:2099981143@qq.com
地址:洪湖市经济开发区工业二路特二号